向丹下健三致敬:瀨戶內生涯散策前傳3

起床的時候
早上起來,天氣很冷,小丸子家是日式老屋,我們睡在二樓,腳底下的木地板冰冰冷冷又吱吱作響,小心翼翼地踩著每一步,彷彿踩錯一步就會跌入萬丈深淵。事實上,只是那些恐怖的感知,在阻礙著我們踏出每一步。是這棟房子在低聲訴說什麼嗎?冬天的寒氣從腳底竄上來,讓人不自覺地縮起肩膀。也許,旅行就是這樣,總有一些時刻,你會懷疑下一步該往哪裡走。但是當我們打開窗戶,卻發現今天的天空如此晴朗。

穿過公園的散步
在小丸子的家吃過早餐之後,我們邁開輕快的步伐,先穿過公園。跟台灣的罐頭遊具公園很不同,就是那種你會在日劇場景裡見到的公園,紅色、藍色、黃色的攀爬架,有彩色油漆的金屬溜滑梯,小孩迫不及待地衝去玩了一下下。這座公園就像是進到了日劇中青春少男少女約會的場景,公園的後方,是紅色的琴平電鐵經過,有如一串粉紅泡泡,帶來了、又帶走了這個冬季的戀愛。我們往商店街的方向,散步了一個早上,直到累了,決定開著車前往下一站。

瀨戶大橋的串連
我們開著車往倉敷的方向前進,需要先穿過瀨戶大橋,瀨戶大橋,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與公路共用橋,它不只是橋,而是連結「本州與四國」的重要通道。連結了內心的冒險與期待,連結了生涯中的不安與盼望,連結了此刻與未來的想像。車子開在橋上,窗外是無盡的海。橋真的很長,像是沒有盡頭一樣。此刻,我們往前走,但目的地還未到達。是呀,持續走,我們總是會走進我們的期待、盼望與想像。

倉敷美術館的小學生作品
通過了瀨戶大橋,開了一段路程後,抵達建築大師丹下健三所設計的倉敷美術館。站在倉敷美術館前,看著這棟清水混凝土建築,很難想像它曾是市政府大樓。丹下健三,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。他的作品遍佈世界,但此刻,這座建築對我來說,最重要的不是它的歷史,而是它今天成為了小學生們的展覽空間。以清水混凝土打造出現代主義的極簡風格,並且有10米高的挑空大廳,帶來開闊的空間感。小學生充滿想像力的作品,被擺放在大師設計的空間裡。我心想:所有的大師都曾經是小學生,所有的小學生在未來也都有機會變成大師。而我們呢?我們曾經是誰?我們現在是誰?我們未來可能成為誰?60年後,我的職業生涯會留下什麼樣的軌跡呢?是像泡泡一樣一碰就破的美夢?還是像混凝土建築物一樣的堅固?


找不到日劇的公寓住宅
夜晚,我們開車前往下榻的民宿。看著地圖上的地址,我們卻怎麼樣也找不到小公寓的入口。明明就是這裡吧?慌亂、擔心、害怕、焦急……。最終,我們在另一個初來乍到路過的小巷子中,找到了小公寓的入口。有時候就是這樣吧,我們以為錯過的,其實沒有錯過,我們以為擁有的,其實並沒有在手中。一串複雜情緒的背後,我們渴望的也許就是一份安心。
這一晚,我們住在日劇裡常見的那種公寓套房,走廊上有一字型廚房流理台的那種。我站在窗前,看著夜晚的燈火閃爍,想著——這一刻,我們是這座城市的一部分。我們是劇中的主角,這一晚,就是我們的劇本。起床之後會去哪呢?
–
隱喻式地,是我從2009年起開始,對於生活中隱喻的個人觀察筆記。隱喻如此讓人著迷,值得細細碎碎收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