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,記憶沒有隨著時間的攪拌而變得模糊,我的腦海中有一座島,
那是在高三的放學後,在學校新設的地下室閱讀中心晚自習。

17歲,偷偷地、一點一點地存下媽媽給的晚餐錢,買了一副紅色的Denon耳機,當時都還是有線耳機的年代。耳機裡的新浪潮帶領我們走向新世界,乾淨利落的鼓點、吉他與貝斯的聲線、唱著時而生活時而華麗的辭藻,所有的故事與情緒隨著那條紅線輸入我的島嶼,那是座很孤獨卻又不孤獨的島,小小的、植物卻茂密繁榮充滿生機,有一絲絲陽光和青苔的乾淨氣味。

甜梅號的《腦海群島》,是我從高中開始很喜歡的Post-rock專輯,也是這次島之再造品牌醞釀多年的意象原型。前些日子,約莫是初夏還沒進到梅雨季的時候,生理時鐘混亂、睡眠需求變的短暫,某個夜晚,戴上耳機突然可以聽見14年來從來沒發現的細節,好像是某個被我忽略的什麼突然找到了,覺得全身雞皮疙瘩直接掉下眼淚!

關於觸發瞬間,意味著當時的我選擇planA,堆疊成為此時此刻的我,回看自己沒有留下planB,偶爾百思不得其解、偶爾感動而深刻,這就是我想記錄下觸發瞬間的原因。

附上《腦海群島》中的第一首曲目:清醒夢



觸發瞬間:以John Krumboltz提出的計畫性偶發事件理論與《The serendipity mindset》一書為靈感,改寫那些回想起來極其重要的觸發瞬間,那些過往瞬間堆疊成此刻的我。

Leave a Reply